小管徑銅管具有傳熱系數高和結構緊湊的優(yōu)點,已經廣泛應用于空調器的室外換熱器中。換熱器的流路設計決定了制冷劑的流動,影響了制冷劑在管內的換熱特性。增加流路數能夠降低管內制冷劑的流速,并減少壓降,有利于改善空調制熱性能。今天長春水泵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換熱器中流路的分配原則。
分配原則 在無相變流體傳熱的管殼式換熱器中,冷、熱流體流動通道可根據以下原則進行選擇。 1.不潔凈或易于分解結垢的物料應當流經易于清洗的一側。對于直管管束,一般宜走管內,這樣容易控制流體速度,同時管內允許的流體流速較高,也可以減少結垢;當管束可以拆出清洗時,也可以走管外。 2.腐蝕性流體宜走管內,以免管束和殼體同時受到腐蝕。 3.溫度很高(或很低)的物料宜走管內以減少熱量(或冷量)的損失,也可減少對特種金屬的需求,降低換熱器成本;但要求被冷卻的流體宜走殼程,便于散熱。 4.壓力高的物料宜走管程,以免殼體承受壓力,從而降低成本。 5.允許壓力降很低的流體宜走管程,壓力降相同時,管程中可以得到較高的傳熱系數。 6.蒸汽宜走殼程,因比較清潔,傳熱系數與流速關系較小且又便于排出冷凝液。 7.黏度大的流體一般宜走殼程,可以在較低流速的情況下達到湍流。若在殼程中不能達到湍流,則宜走管程,計算的管程傳熱系數較為準確。 8.流量小的流體宜走殼程,可在較低流速的情況下達到湍流,通??梢缘玫阶罱洕脑O計。 9.兩流體溫差較大的情況,對于剛性結構的換熱器,宜將傳熱系數大的液體通入殼程,以減小熱應力。 10.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傳熱系數的流體宜走管程,因為管內截面積較小而且易于采用多管程。
空調器通常使用的是數目均一的流路,無法保證空調器在不同的制冷劑流動特性下始終處于最佳的換熱狀態(tài)。長春水泵小編建議室外換熱器的流路數目應該按照沿程制冷劑的干度變化而分布式變化,以便于提高換熱器的性能;室外換熱器最佳的流路數目隨著干度的增大而增多。
|